刘筱文:低头赶路,敬事如仪,自知自心,其路则明
点击上方蓝字,懂法不迷路
刘筱文是上城法院立案庭(诉讼服务中心)的员额法官。她温柔内敛,耐心细致,善做“潜功”,用“日复一日”的韧劲和“一步一个脚印”的踏实,审理案件、化解纠纷,维护了社会稳定,也维护了法律尊严。
案结事了递温度
2012年8月,刘筱文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调入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。入院后,她踏踏实实工作,认认真真做事,2021年全年结案791件,2022年1-10月结案396件,无一起改判、发回重审,办案质效位于全院前列。刘筱文知道,单纯追求结案率或为了结案而搞平衡、和稀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“结案并不是最终目的,案结事了、事心双解才能实质化解纠纷矛盾。”
在由她审理的一个变更抚养关系的案件中,原告孩子母亲对被告孩子父亲的抚养教育方式颇有微词,起诉到法院要求变更抚养关系。庭审中,刘筱文了解到原告的抚养条件不佳,被告对孩子其实是照顾有加的,孩子自己也表示愿意和爸爸一起生活。
此案本可以简单下判,但刘筱文体谅到母亲爱孩子的一番苦心,主动和原告提出今后如有沟通需要,可以交由她来传话去做孩子父亲的工作。就这样,孩子母亲一次次打电话来让刘筱文传话,刘筱文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与孩子父亲沟通对接。
终于有一天,孩子母亲打电话来说:“现在我和孩子爸爸的关系缓和了,今后应该不用再麻烦您了。谢谢你,刘法官!”至此,刘筱文才对这个案件完全放下心来。
“许多看似刁钻古怪的矛盾纠纷背后,其实都隐藏着当事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扰,如果耐心倾听,从他们的角度出发,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,抓住‘心’这个关键,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”在由她审理的一个租赁案件中,原告要求被告在租赁合同到期后腾退。这本是一个简单的租赁案件,但当她因产权问题去现场走访后才了解到,被告从江西来杭州打工,两个孩子都在租赁房屋附近上学,承租房屋是全家居住和生活的唯一场所,用承租房屋开办的铝合金门窗店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。原告之所以不想把房屋继续出租给被告是因为被告脾气暴躁,二人曾因为琐事拌嘴吵架。
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她陷入了思考:判决腾退当然没有任何问题,但这肯定不是最优选择。她联系被告并与之深谈,引导她向原告赔礼道歉,同时也做原告的思想工作,告诉他被告的困难,劝他多体谅。
最后双方重新达成租赁协议,原告将房屋以市场价出租给被告并一次性收取了一年的租金,原告的利益得到了保障,被告也得以在老地方重新开店,方便了两个孩子的就读。事情解决后,被告给刘筱文送来锦旗,感谢她帮助他们一家人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。
擘肌分理见真章审理案件光有一副热心肠是不够的,还需练就精准把握争议焦点的眼光和清晰梳理思路的头脑。为了让当事人对判决信服,刘筱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,仔细查明事实、厘清边界,审慎适用法律、辨法析理。案件审理之余抽空复盘钻研,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搞清楚誓不罢休,努力让判决书说理充分透彻,保证案件质量,同时传达正确的价值观,引导大家遵纪守法。
在一起买卖合同案件中,原、被告对合同的相对方是谁产生了巨大分歧,双方提供的证据相互矛盾,案件事实变得扑朔迷离。面对这个情况,刘筱文认真组织开庭,仔细研究证据,去工地现场走访寻找线索,先后多次前往小区、档案馆、验收站等地询问有关人员,终于对案件有了全面的认识。刘筱文组织双方开展调解,没想到调解失败。
于是她果断下判,准确无误释法,充分透彻说理,形成了判决书。收到判决书后,原、被告都表示服判没有上诉,被告也自觉履行了付款义务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
因为突出的工作质效,刘筱文曾立个人三等功2次。但是荣誉背后向来没有什么轻而易举,多的是看不见的默默努力与坚持付出。
面对不断增加的案件数量,刘筱文一边努力提高工作效率,一边延长工作时间,尽力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矛盾纠纷。为同时兼顾工作和家里两个孩子的照看。每个双休日,她总会带着大儿子到院里加班,孩子在身边写作业,她则在案头写判决书、联系当事人。
每回与当事人、律师通电话,总能听见电话那头的疑惑:“你们法官怎么双休日也工作的,不休息的吗?”当暮色降临,她结束加班带着大儿子一起回家,快到家时总能看到小儿子在门口等她。孩子见到妈妈自然欢欣雀跃,而她内心的愧疚也油然而生:为了工作,她陪伴孩子们的时间太少了。
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,刘筱文无暇问前途、思名利,只顾风雨兼程、低头赶路,她以枝叶关情的民生情怀、夙兴夜寐的奉献精神、临事而惧的责任意识,日夜常思定分止争,以内心坚定的法治理想为指引,用十余年的实际行动与践行,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供稿丨政治部
作者丨刘平原
责编丨阿桂